首页 | 机构职能 | 政策法规 | 政务公开 | 党建工作 | 基地品牌 | 渔政执法 | 渔技推广 | 渔业资源 | 政策信息 | 网上调查 | 留言咨询
分类导航
         名优品种
         病害防治
         用药指导
         健康养殖技术
 
友情链接
 
  当前位置: > 渔技推广 > 健康养殖技术 >
池塘主养鳜鱼成鱼技术
 

 鳜鱼俗称桂鱼、桂花鱼、季花鱼等,分类学上属于鲈形目、鳜亚科、鳜属。鳜鱼为我国传统名贵鱼类,现在市场价格一直较高且稳定,养殖效益好。世界上鳜亚科鱼类有3属11种,仅分布于东亚,而主要的又分布在中国,其中的鳜鱼(翘嘴鳜)是生长最快,具有较高养殖价值的品种。山东省临沂市沂、沭河和一些水库原有鳜鱼分布,后由于生态条件的变化而绝迹。近十几年来,临沂市依托本地资源优势,发展鳜鱼养殖的规模越来越大,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。现把池塘主养鳜鱼成鱼的主要技术简要介绍如下,以供参考。

    1 池塘条件
    鳜鱼为典型的凶猛肉食性鱼类,生活环境要求水质清新、溶氧丰富。鳜鱼在未驯化的条件下,只吃活的饵料鱼。这些条件要求养殖鳜鱼,选择的池塘条件要注排水方便,水深1.5~2m,池底淤泥厚度小于10㎝,有增氧设施,池塘面积不宜过大,1000~3000㎡较为合适。为了保证随时有活的饵料鱼供应,养殖池塘最好位于天然野杂鱼丰富的区域,如靠近河道、水库、湖泊等。如自己培育饵料鱼喂养鳜鱼,采用饵料鱼池塘与鳜鱼养殖池塘面积比为4:1的比例确定养殖规模。当然,交通是否便利也是选择池塘养殖地点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,因为鳜鱼养殖过程中饵料鱼的运输量比较大。此外,若条件允许,尽量把鳜鱼的养殖池塘设在城市周围,毕竟鳜鱼属于高档水产品,是满足高收入群体消费的。
    2 鱼种放养
    在正常情况下,鳜鱼苗种的供应时间在5月中下旬至6月初,此时的鱼种规格一般为3~5㎝。由外地购买的鱼种由尼龙袋装水充氧运输。运到后需调节水温,使袋内装鱼水体水温和池塘水温一致时,再把鱼种缓放池中。同时,鱼种入池前要用3~5﹪的食盐水或常用的消毒剂药浴消毒。
    3 饵料鱼培育
    鳜鱼以活饵料鱼为食,养殖获得成功的关键是要有充足的饵料鱼供应。养殖前期,由于天然饵料鱼较少,可以通过自己繁殖花白鲢、鲤、鲫鱼苗,在预计进行养殖鳜鱼的池塘中培育,以满足小规格鳜鱼生长的需要,繁育的饵料鱼苗种的数量应为鳜鱼放养数量的100倍以上。每天按池塘培育乌仔的方法进行管理培育,与鳜鱼鱼种的放养衔接起来,即鳜鱼种一放进鱼池,即可以捕到适口的饵料鱼。
    4 成鱼养殖
    4.1 鱼种放养
    池塘主养鳜鱼成鱼是比较好的养殖模式。放养鳜鱼鱼种规格3~5㎝,每667㎡水面投放鱼种800~1000尾。同时,养殖池塘还搭配大规格花白鲢(0.5㎏/尾以上)鱼种100尾,以净化池塘水质和充分利用水体。
    4.2 饵料鱼投喂
    采用鳜鱼自然捕食饵料鱼生长的养殖方式。在养殖前期,由于鳜鱼较小,池塘中培育的饵料鱼可以满足其生长的需要。随着养殖的进行,需要向养殖池投喂大量的活饵料鱼。饵料鱼尽量采用在天然水域捕捞的低值野杂鱼,当野杂鱼数量不足时,再采用人工培育的家鱼种。在养殖过程中,应随时注意饵料鱼的多少,池塘中要一直存有鳜鱼重量1~2倍的饵料鱼。投喂饵料鱼前要用3~4﹪食盐水药浴消毒,并剔除病、死鱼。为了保持池塘中饵料鱼的体质,每天投喂一定量的粉状饲料。
    4.3 池塘水质调节
    鳜鱼为肉食、底栖性鱼类,对水质要求严格,同时,由于鳜鱼食量较大,排泄物较多,养殖过程中易造成池塘水质的败坏。因此,调节好水质是养殖好鳜鱼的关键环节。调节池塘水质主要采用以下方法:①加注新水。每15d左右加水一次,每次加水水深20~30cm;水质恶化时还应及时更换新水,每次的换水量不超过原水位的1/3。②泼洒生右灰。生石灰调节水质十分有效,经常使用可保持水质具有适宜的碱度和硬度。每隔20d施用1次生石灰,每667㎡水面用量15~20kg,兑水成乳全池泼洒。③增氧机或微孔增氧。增氧机的使用遵循“三开、三不开”的原则,保证池塘中溶氧丰富,最低溶氧长期不低于3㎎/L。同时,通过增氧机的作用,还能使池塘底部的硫化氢和氨等有害气体扩散到大气中去,也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。④使用微生态制剂。每隔7~10d施用一次微生态制剂,用常见的光合细菌、芽孢杆菌和EM原液等都可以,但需保证长期和足量施用才会有效果。通过采取以上措施,可保证养殖水体水质长期处于良好状态。
    4.4 病害防治
    鳜鱼为底栖性鱼类,有病时不易被发觉。所以在平时的养殖过程中要仔细观察,及早发现养殖的鳜鱼是否得病,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。养殖鳜鱼过程中病害种类较多,严重影响鳜鱼养殖的健康发展。据资料介绍,鳜鱼在自然生长环境中极少得病,但在人工高密度养殖情况下,病害越来越严重。导致鳜鱼病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复杂,据分析,主要是养殖水体环境恶化、鳜鱼苗种质量下降、喂养及管理不科学等。因此,做好鱼病防控工作,降低鳜鱼病害发生率,减少因病害造成的损失,是保障当前鳜鱼养殖业健康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重要课题。
    鳜鱼得病后治疗难度较大。由于鳜鱼为凶猛肉食性鱼类,在未经人工驯化的情况下,只能以活的饵料鱼为食。当发生细菌性及病毒性疾病时,只能采取对鱼体药物浸浴消毒或养殖水体泼洒药物消毒,而不能像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养殖的鱼类一样,在消毒鱼体的同时还可内服药物辅助治疗鱼病,使得对鳜鱼得病后的治疗措施方法单一,在很多情况下治疗效果不理想。在池塘养殖鳜鱼过程中,对鳜鱼种危害最大的疾病为车轮虫病。车轮虫病主要发生在鱼种规格较小的生长阶段,对该病需要及早发现,及时采取治疗措施,用硫酸铜、硫酸亚铁合剂及部分杀虫剂可以治愈。鳜鱼病毒性出血病对鳜鱼的健康养殖危害最为严重,该病主要发生在高温季节,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鳜鱼养殖的成败,因为该病引起鳜鱼的死亡率较高,且治疗难度较大。为防止该病的发生,需保证投放苗种的质量,和保持养殖水体的水质长期处于良好状态。
 

发布时间:2015-08-25 10:52  


鲁ICP备09018230号-1水产品质量安全举报电话0539-8308625
鲁ICP备0901823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