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| 机构职能 | 政策法规 | 政务公开 | 党建工作 | 基地品牌 | 渔政执法 | 渔技推广 | 渔业资源 | 政策信息 | 网上调查 | 留言咨询
分类导航
         名优品种
         病害防治
         用药指导
         健康养殖技术
 
友情链接
 
  当前位置: > 渔技推广 > 名优品种 >
河鲈池塘生态养殖技术
 

河鲈(Perca fkuviatilis Linnaeus)又名赤鲈,分类地位隶属鲈形目(Perciforms)、鲈亚目(Percoidei)、鲈科(Percidae)、鲈属(Perca),新疆阿勒泰地区俗称五道黑。广泛分布于欧洲各地和西伯利亚地区,我国仅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流域和乌龙古河流域有自然分布,生活于植物丛生的江河、湖泊中,为冷温带河湖鱼类。该鱼体侧扁,长椭圆形,尾柄较细长;头小,吻钝,口端位,下颌比上颌稍长;两背鳍略分离,胸鳍侧位而较低,腹鳍胸位,尾鳍浅叉形,体色为浅棕褐色,有7-9条黑色横斑,腹部白色,背鳍浅灰黄色,臀鳍、腹鳍及尾鳍为橘黄色。鱼苗以浮游动物为食,体长达3~4cm,以小型鱼类为食,亦食水生昆虫和甲壳类。其生长快、个体大、适温广、动物性食性、抗病力强、肉质肥美,是高档食用鱼之一。

1、池塘准备:

河鲈养殖池塘2—5亩;水深1.5~2.5米,池塘底泥10㎝~20㎝;水源充足,无污染,井水或水库底层水。每3亩池塘配备1.5千瓦的增氧机一台及动力设备一套。河鲈鱼种放养前10~15d,用10千克/亩漂白粉或100~150㎏/亩生石灰干法清塘,杀灭病源菌。3天后进水60~80㎝;若底泥较厚,应加大用药量,延长药效消失时间,施经发酵的鸡粪、牛粪等有机肥100~200㎏/亩肥水。移植水草,如水葫芦、水花生等,尽量为河鲈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。

2、鱼种放养

鱼种规格50g∕尾左右的河鲈,亩放养量500—1000尾;放养时池塘水温为18℃~20℃,放养时用3%~5%食盐药浴5~10分钟后放养。另放养50~100g的花白鲢鱼种500尾,用于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,调节水质。

3、成鱼养殖:

3.1饵料鱼投喂 鱼种放养第二天,投喂鱼浆驯食,约一星期驯食正常。河鲈经驯化,可以摄食新鲜的死鱼或水生昆虫和甲壳类。前一周投喂绞碎的鱼糜,5cm以下投喂绞碎的鱼肉或小鱼块,以河鲈能摄食为度;以后可以投喂其体长20%~30%的死鱼或鱼块,海淡水鱼皆可。饵料鱼投喂前,用3%的食盐水消毒5~10分钟,杀灭病原菌。投饵量按照水温的高低或天气好坏灵活增减,投饵率见表1。

1: 河鲈成鱼养殖投饵率

月份

2

3

4

5

6

7

8

9

10

11

12

平均投饵率(%)

0.5

1

3

4.5

7

10

9

10

9.5

4

0.5

 

3.2水质调节及日常管理 河鲈喜清新的水质。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调节水质:①加注新水。每15天左右加水一次,每次加水20~30cm;水透明度低于25cm应及时更换新水,每次的换水量不超过原水量的1/4。②泼洒生右灰。生石灰调节水质十分有效,经常使用可保持水质具有适宜的碱度和硬度。每隔20天施用1次生石灰,每亩水面用量15~20kg,兑水成乳全池泼洒。③增氧机增氧。增氧机的使用遵循“三开、三不开”的原则,保证池塘中溶氧丰富。同时,还能使池塘底部的硫化氢和氨等有害气体扩散到大气中去,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。另外,坚持早晚巡塘,观察水色,搞好鱼病防治和防逃、防盗工作,做好池塘日记。

4、病害防治: 河鲈抗病力强,养殖过程中只发生了细菌性出血病。症状表现为:病鱼眼眶发红,眼球突出,严重的背鳍、尾鳍等基部发红,冲血发炎,鳍条腐烂,形成蛀鳍,不久即死亡,解刨腹水,胆囊肿大。防治方法:①定期冲注新水,每次加水20~30cm,或隔15d生石灰防治鱼病;②对发病池塘全池泼洒0.3克/立方米溴氯海因或二氧化氯等,同时在饵料鱼的饲料中投喂内服药物,连续三天,治疗效果良好。

 

发布时间:2011-08-03 14:22  


鲁ICP备09018230号-1水产品质量安全举报电话0539-8308625
鲁ICP备09018230号-1